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课程时间:7月20日上午

课程内容:新高考新在哪里


图片

专家简介

吴遵民,男,1952年4月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育政策理论研究室主任。吴遵民教授是我国终身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领域的知名专家,先后参与福建省和上海市终身教育地方立法的起草和研究工作,2004年2005年被聘为福建省人大终身教育立法顾问,同时还担任上海市社区教育协会理事兼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推进学习型社区工作委员会特聘研究员等职;自 2006 年起,还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及科普研究所特约专家组成员。

学习心得

高2023届 郑继成

教育硕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绵阳市优秀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江油市名优教师,江油市优秀共产党员。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或获省、市一、二等奖,荣获江油市第二届社科成果奖特别奖。是四川省首批名导师工作室成员,绵阳市首批名师鼎兴工作室领衔人,倡导“生活即语文”教育理念,在“小组合作建设”“关键词阅读教学法”“作文微格化训练”等方面有所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今天下午,华东师大卓越教育研究所所长周敬山老师基于中学一线教学的专题讲座《从教育自觉走向科研自觉》,从中学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教学案例等出发,探讨教科研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的有效策略,备受启发,受益匪浅。

在我看来,县域高中要实现周老师心中理想的教学研究,真正实现“从教育自觉”走向“科研自觉”,基于独立思考的合作教研,或许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对于县域高中而言,提升教师专业化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新课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迫在眉睫的问题,学校首先要建立基于校情实际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从整体上规划和激励学科组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其次,有效调动科研骨干教师,学科组每一位成员建立“合作教研”工作机制,明确每一位教师在科研框架下的角色定位,将一线教学和一线教研结合起来,将教学实践、理论学习和问题研究有效结合起来,从操作层面具体推进教学研究。其三,一线教学研究要立足真实问题,选准研究方向,追求教研实效。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只有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研究,才能更好地满足一线教学需要,实现育人方式的转变和成效的突破。

因此,县域高中的教师,要怀有谦卑之心,心存敬畏之感,加强对新高考新课改的学习研究,利用学科组集体智慧,建立制度,分工合作,坚持不懈,方能有大作为,大收获。

高2023届 党娅娟


图片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绵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绵阳市明星教师,绵阳市优秀班主任。教育理念:尽全力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这次暑假研修学习,让我深感新一轮高考改革带来的巨大影响。

新高考改革是对教育传统“固化”模式的一次重大挑战和突破。它摒弃了传统的文理分科,实行等级考试,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考试科目,这在实际教学中,无疑赋予了学生更大的学习自由。我在课堂上观察到,这种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变得更愿意积极参与课堂,也更关注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

然而,新高考改革也并非毫无挑战。保证教育更好的公平性就是其中的一大考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如何确保所有学生在新制度下都能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另一个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在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要防止他们因为兴趣的片面和短视而偏离正确的学习道路。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更加精细化地开展教学,更多地引入指导和咨询。

新高考改革,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一次重大转型,这将推动教育系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无疑将利于培养出更多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但这也需要我们教育者,包括一线教师、学校领导和各级教育部门的同仁们共同努力,共同面对和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和挑战。

总新高考改革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考试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们看待教育、看待学生的方式。在我看来,这是一次伟大的教育革命,它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更具包容性的教育环境,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高2023届 蒋 文


图片

男,中学化学高级教师,绵阳市明星教师,绵阳市优秀教师,江油市第三、四届名优教师,江油市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江油中学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被评为江油市教体局优秀党员。所教学生七人考入清华、北大。

今天听了吴教授充满激情的报告后,对新高考及理念有了新认识。(1)父母应为子女系好第一粒扣子。吴教授以自己家庭三代人的经历告诉我们:父母是人生第一任教师,言传身教至关重要,我们应努力创造家庭学术氛围。(2)新高考新在塑造新人。学校把麻烦留给了自己,把选择权给了学生,这样学生依据自己情况有了更自主的选择权。我想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充分调动学校资源,让老师和家长共同来发现和培养学生特长,注重个性化引领,扬长避短,让学生心中有“大我”,有情怀、能奉献,从而为国家培养各种人才。(3)我们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应首先有教育情怀,不计较个人得失,言传身教,让自己的学生能堂堂正正作好人。我们应以新高考贯彻为契机,更新育人观念,不唯分数论,协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具备工匠精神,都能成为大写的“人”。

高2023届 谢建平


图片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绵阳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毕业于西南師大,在三十二年教育教学生涯中,二十六年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度过。多次获得绵阳市高考评价特等奖,多次获得绵阳、江油市优秀班主任称号。论文《培养学生大语文观》获国家教育学刊二等奖,绵阳教科所一等奖;论文《语文阅读“三步”走》在《四川教育》上发表。曾是《攀枝花日报》特约通讯员,《攀钢日报》记者。教育理念:吾爱吾生,吾生爱吾。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吴遵民教授说:“教育的本质是人”,新高考从“人”出发,先培养人,后才能成材,未成人,怎成材;教育是座金字塔,要使塔基稳固,必先从塔基(基础教育)做起;家庭教育必不可少,不能“杀鸡取卵”,从而印证习近平主席的“家长为孩子扣上第一粒纽扣”的观点。吴教授认为新高考减轻了学生负担,特别赞成新高考的“综合素质评价”。他还说新高考还有一些不足,需在以后实践过程中改进。吴教授妙语连珠,条分缕析,切中要害,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受到了很大启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去贯彻,去领悟!

我们相信:新高考是桐花万里丹山路,也会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高2023届 薛小红


图片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曾获江油中学优秀班主任,志愿者服务先进党员,江油市论文特等奖,江油市名师工作室优秀展示课堂,绵阳市论文二等奖。个人教育理念:教学生学。

讲座中,吴教授从“新高考改革新在哪里”谈起,引发大家的思考,引导大家一起回顾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吴教授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才。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基础是能否做好人,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教”和“育”都应该始终关注人性的培养,人格的熏陶,这是教育的精神与灵魂所在。教育的真谛之一,便是通过教育的引导使学生成为一个真诚的、善良的、能判断是非并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仰望星空,教授们身上那种不停追求教育理想的精神正在闪耀;脚踏实地,我们一线教师也竭力而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2023年江油中学华东师范大学暑期研修简报第五期

课程时间:7月20日下午

课程内容:从教育自觉走向科研自觉

专家简介

周敬山,华东师范大学卓越教育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科研室主任

学习心得

高2023届陈海龙


图片

中学一级教师,从教十三年,曾连续十年担任班主任。绵阳市高考评价语文学科特等奖获得者,绵阳市首届“十佳百优班主任”荣誉称号获得者,江油市委、市人民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教学设计获教育部二等奖一项,论文获国家三等奖一项,绵阳一等奖一项,绵阳二等奖二项,江油市特等奖三项。教育格言:匍匐在教育的一方天地,让学生成为积极阳光、不断发展的自己。

我始终觉得,老师是应该不断学习的。从自身的实践中学习,从书本中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本行业专家、其他行业的人学习,甚至也需要向学生学习。

学习,是一种重温,重温自己执教的初心,学习,也是一种寻找,寻找破除迷雾的良途。

今天,聆听上海洋泾中学王海平老师的课,被深深震撼了,也感触良多。他都快六十岁了,依然迸发出极其激越的学术活力。他从江苏到上海,辗转四所学校,从教的环境虽然变了,但是他对数学教学、对教育的热爱与负责,却从未改变。我想,正是因为这份负责与热爱,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他的学生和他所在的团队。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他是热爱阅读与研究的,国内的数学教育著作信手拈来,时新的学术观点脱口而出,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也被他高度重视,正所谓“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是也。

他是一位特别有教育智慧的人,很关注教育的细节,擅长从细节处捕捉教育的契机、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渊博的学科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诚挚的对学生的关爱、智慧风趣的教学与管理语言,是他给我的最直观感受。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每隔一段时间,是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我的学科知识储备,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吗?我的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方式,遵循教学规律没有?尊重学生个性没有?我是在灌输知识,还是在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我在想,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得是一名有较高标准要求自己的老师。学科教学,应该有标准;教学管理,应该有标准;自己如何专业化发展,也应该有标准。好老师,是干出来的,好老师,更是悟出来的,坚持反思,少给自己戴高帽,多给自己做解剖,我们的教书生涯,便很可能有更大的进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收获!

高2023届 姚利华


图片

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绵阳市骨干教师,江油市骨干教师,江油市优秀教师,江油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江油市优秀备课组长。

7月20日,于我而言,这是醍醐灌顶的一天。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博士生导师吴遵民教授为我们做了“新高考新在哪里”的讲座。他强调,要实现教育强国,教育就不仅仅是提高分数,更重要的是培养人,培养严于律己,愿为国家奉献的人。人的培养不仅靠学校,还要家长为学生扣上第一颗纽扣,要老师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对于很多只埋头于提高学生分数而忘记教育初衷的老师,这就是一次灵魂的扣问。

新高考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人,它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重在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二、实行等级制,打破了唯分数论的魔咒,改变了文理分科情况下学习的单一性和过早出现的专业局限性。三、实行走班制,满足了每个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同时重视对学生兴趣爱好乃至学生权利的保障。

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卓越教育研究生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周敬山老师站在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角度为我们提出:科研是学校永续发展之引擎,是教师发展之向导,是学生发展之引导。我们教师不但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要不断反思,不断发现,不断总结,并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升华成科研论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教学和高效的育人。

高2023届 刘清华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从事化学教学二十四年,担任化学备课组长六年。人生信条:努力过,奋斗过,人生便有了意义。曾获“绵阳市骨干教师”“绵阳市优秀班主任”“江油市优秀教师”“江油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教育格言: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发展的思想教育学生。

7月16日,我们来到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通过培训,我们了解了前沿科技AI技术的强大,AI与人类的关系及对人类的影响和潜在危胁。明白了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变革时期,我们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的课堂和谐新颖、扎实细腻、灵活有趣,具有学科特色的美感。也知道了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充满正能量的导师(advisor),努力为学生创建更高的平台,提供更优质的资源,给予更好的发展机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型人才,让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

高2023届 严小平


图片

严小平,中学物理一级教师,江油市优秀班主任,江油市说课一等奖获得者。

白驹过隙,华东师大五天的培训已然结束,颇有感触:

一是本次培训内容详实,针对性强,做到了所教即所需。

二是本次培训思想前卫,观点新颖,有利于大家看清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向,使我们今后的工作更能有的放矢。

三是本次培训硬核多,实用性强。比如王海平老师的《新高考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报告,涉及有效教学具体操作的方方面面;周敬山老师的《从工作经验总结教学案例到科研论文》对从教学到教研极具指导性和操作性。

四是本次培训活动组织有序,后勤保障给力。大家住得舒心,行得省心,吃得放心,学得用心。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