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研究生(湖北大学研究生院)



湖北大学研究生,湖北大学研究生院

2023年9月,即将又有一批考研上岸的学子将迎来他们全新的研究生生活

在这之前,他们通过自己超越常人的努力,成功实现了梦想,杨元元也是其中一员。

经过了多年的挑灯夜读,杨元元终于考取了自己心仪的上海海事大学,并攻读国际法专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很快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

她牵着身边母亲望瑞玲的手,一老一小穿行在大学的林荫道上。

看着身旁步履蹒跚的母亲,杨元元忍不住感叹:一路走来艰难坎坷,但好在梦想终于触手可及。她大口呼吸着沿海城市新鲜的空气,觉得自己经历的苦痛与挫折终于换取了珍贵的果实。

但短短两个月以后,原本满怀希望的她,却在宿舍狭窄的厕所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想活出我自己的样子”

2009年11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

夜色中的校园正在熟睡,杨元元却独自起身,往洗手间走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被排挤到人群的边缘,孑然一身。

她木然的跌进宿舍卫生间,手臂颤抖地撑在洗手台上。生活的重压已然将她压垮,瘦弱的身体瑟瑟发抖,可盯着镜子的那双眼睛却异常决绝。

三十年的人生像走马灯一样在杨元元眼前闪现,她看见了母亲被生活压弯的肩背,看见了校园里学业恋爱两不误,春风得意的弟弟,也看见了为了体恤家人而舍弃梦想的自己。

从小就被教导要“孝顺长辈”的她,却万万没想到“善良”二字竟成了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杨元元曾设想过无数种死法:被车撞飞也好,跳楼跳海也好,遭人谋杀也好,但总不该是半蹲自缢这般憋屈的方式。

她这野马般失控的人生,终究也只有狼狈的休止符与之相配。

等宿管和母亲望瑞玲发现她的时候,一切都为时已晚。杨元元用毛巾系在水龙头上,以半蹲着的方式上吊,于2009年11月26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未能听到即将敲响的新一年的钟声!

在所有人继续被生活催促着向前时,杨元元却永远停留在了2009!

瘦小的老太太看到一动不动的女儿,眼前一黑,随即痛哭不止。她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无时不刻陪伴的女儿,怎么会突然想不开。

事后,根据杨元元的舍友说,洗手池离地面不足一米,她随时都可以站起来重回生门。但杨元元依旧头也不回的与世界诀别,这是有多么绝望才会萌生的执拗啊!

在事发现场,相关人员发现了杨元元的遗书:“我想活出我自己的样子。”。寥寥十字便可以感受到她内心的无奈与悲凉。

是舍友霸凌?还是令人窒息的母爱?亦或是压力骤升的考试竞争制度?十年以来,对于杨元元的死因,坊间众说纷纭。到底是谁把她逼到这一步?这十字遗书背后是什么样脱轨的人生?

随着时间流逝,答案愈加触目惊心。

前半生:幼年丧父,居无定所

1979年,杨元元出生在湖北宜昌的一个中产家庭。家中父母双全,还有一个健康活泼的弟弟。

一家四口原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天有不测风云。杨元元的父亲突然得了急症,大量的医药费用迅速的拖垮了这个家庭。可即便如此,最后还是没能留住父亲离开人间的脚步。

家里的支柱一倒,所有的重担就都堆积到了母亲望瑞玲一个人身上。望瑞玲在外为了养家糊口四处奔波,脚不沾地,回到家就得立刻照顾姐弟俩的生活起居。

从此,她又主外又主内,又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的把两个孩子拉扯大。母亲沧桑的面容,羸弱的身体,姐弟俩都看在眼里。

幸运的是杨元元和弟弟都很懂事,学习成绩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学校知道他们的家庭情况之后,也是酌情减免一定的费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杨家虽然家境贫穷,但每天都很充实幸福。

杨元元从小就想成为一名律师,她觉得律师是正义与秩序的化身,能够为受苦受难的人们讨回公道。

善良的她或许是因为自己淋过雨,便想为他人撑把伞。

就在一家三口艰难度日的时候,命运青睐了他们:经过了不懈的努力,杨元元高考蟾宫折桂。

看着自己争气而努力的女儿,望瑞玲既欣慰又感动,但当她看见女儿兴致冲冲的打算报考大连海事大学的法律专业时,脸上的笑容却逐渐凝固。

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居然就想这么远走高飞?自己这几年是养了个白眼狼吗?家庭条件这么拮据还想读法律?她弟弟怎么办?

望瑞玲看着憧憬始于远方的女儿,一个狠毒的想法油然而生。

后半生:缠束脖颈的母爱

武器,可攻亦可守,功能完全由其持有者定夺。爱也是如此,它既可润泽万物,也可杀人于无形。

在所有人眼里,望瑞玲的爱毫无疑问属于后者。

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杨元元眼见自己考了高分,便想要报考大连海事大学的法律专业,不仅仅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且也是因为可以读自己心仪的专业。

“你读书去那么远的地方干嘛?再说读法律出来能赚几个钱?家里那么穷你读法律了你弟弟怎么办?还不如读经济学实在。”

没想到一直以来支持她读书进取的母亲,平生第一次和她翻了脸。这也为之后杨元元被母亲控制的后半生埋下了伏笔。

眼下,母亲挡住了自己通往梦想的道路。杨元元本能的想要反抗,但是母亲曾经在无数个日夜操劳的背影突然浮现在她的眼前。

“妈妈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就是希望我们有朝一日能够成才,我又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辜负她?”

经过再三考虑,杨元元最终还是屈从于了母亲的安排,进入武汉大学就读经济学专业。2000年弟弟也跟随着姐姐的脚步进入武汉大学。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那还能是“农村孩子发愤图强逆袭985”的热血励志小故事。

然而,现实往往不如人愿,贫穷和望瑞玲令人窒息的控制欲,就像是两座大山,重重的压在了杨元元的身上。

姐弟相继进入大学之后,高昂的生活费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杨元元心疼母亲,于是一有时间就出去打工。

没过多久,望瑞玲所在的工厂搬迁,如果想要继续靠工厂养活就需要花三万块钱住宿费。为了省钱,她决定搬到女儿宿舍里和女儿及其舍友同住。

杨元元看到宿舍楼下拎着大包小包的望瑞玲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本以为自己将迎来四年奋发独立的大学生活,可望瑞玲此举一下子又将她拉回了囚笼。

然而,在望瑞玲看来,自己的要求没有任何问题。能让一个女孩儿继续读书就已经仁至义尽了。要知道,农村的许多小女孩还没有成年就早早嫁人,相比之下自己已经是“大善人”了。

“学生家长要求入住学生宿舍”这一荒诞不经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校方那里。幸运的是,武汉大学相关负责人听说了母女二人的情况之后,特地为母女俩提供了单人宿舍。

杨元元感激校方的慷慨,更珍惜当今的来之不易。在同班同学还在体验大学轻松愉快的生活时,杨元元埋头苦学。

她不仅成绩上是全班的佼佼者,和其他涉世未深的同学相比,她更是已经通过打零工和争取来的奖学金,凭自己付完了大学学费。

本以为一切就此平息,但大三时,母女俩再次出现了分歧。

杨元元想要报考北大法学硕士,完成自己的梦想。然而母亲望瑞玲认为她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赚钱贴补家用。

“你知道我这些年来过的有多不容易吗?!”

杨元元每次和望瑞玲起争执的时候都会听到这句话,从前她只会感到愧疚,但现在,被强行驶离人生航道的她感觉内心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恐惧与无奈。

屈服,只有一次和无数次。杨元元即使有独立生活的本事,多年的委曲求全已经夺走了她反抗的全部力气。她不再挣扎,只是叹了口气,暗地里埋怨命运对她一次次的戏弄。

毕业以后,杨元元按部就班的出来工作。每次赚到钱,她第一时间想着的并不是犒劳自己,而是拿去给妈妈补贴家里。但母亲转头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儿子当做生活费,任他在学校里快活。

在这期间,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转机:西北大学向她投来了橄榄枝,希望她能够去任教。

然而得知此事的望瑞玲只是不耐烦的打断道:“你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吗?”一句轻描淡写的否定让杨元元最终没能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但即便如此,这个顽强的女孩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经过努力,她收到了上海海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收到录取通知的她以为胜利在望,却没想到,这张通知书,亦是通向死亡的车票。

杨元元深造读研,望瑞玲自然是要一同前去。在她眼里,杨元元就是一步都不能离开的傀儡,稍不留神,她就会展翅高飞。

众所周知,上海是寸土寸金的国际大都市,房租自然不是贫困家庭能支付起的。于是望瑞玲为了节省房租故技重施,再次搬入了集体宿舍。

但这次,新舍友们并没有那么宽容,表示了强烈反对。于是开学第一天,自大的望瑞玲就对着面露不满的杨元元舍友们怒吼了一番。舍友们哪受得了这种欺负,纷纷搬离。

一时间,同学都纷纷的开始远离杨元元母女俩。更糟的是,上海海事大学负责人得知相关消息之后,只是让母女两人在规定时间内搬离宿舍。

为了找一个落脚处,杨元元只能拉着母亲,在全国房价最贵的城市,四处寻找便宜单间。最后,母女俩用450元租了一间毛坯房。讽刺的是,杨弟弟曾经带望瑞玲到大学参观时,特意提出带母亲一起租房子住,望瑞玲的一番回答耐人寻味:

“不了,你这么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带我一个拖油瓶只会耽误你,我不想影响你的大学生活,你不用担心我。”

回宿舍的路上,不同于刚开学的兴高采烈,杨元元意识到自己此后的人生将永远被吸血虫母亲所控制,所有的努力都会被母亲无情的摧毁。

此时望瑞玲在她眼里,不再是支持她爱护她的那个母亲,而是将吸髓饮血的魔鬼。

万念俱灰之下,杨元元回到宿舍,并于2009年11月26日凌晨于宿舍盥洗池半蹲自缢。

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

随着杨元元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不和谐的声音也多了起来。

首先是学校和家属之间相互推卸责任。根据校方回应,家属借女儿之死狮子大开口,伸手就是找校方索赔35万元,而这笔赔款中只有5万是用来料理后事的,剩下全都用于给弟弟在上海买房。

而家属一方认为,学校肯定脱不了干系。一方面,当日杨母找过女儿却遭到了宿管人员的冷待;另一方面,学校在宿舍应急管理上存在漏洞,这也是导致杨元元没能被及时抢救的主要原因之一。

令人寒心的是,全程最大的受益者,即杨元元的亲弟弟,对姐姐的尸首不闻不问,唯一一次出现只是为了向校方索赔35万以购置房产。

这边校方和杨母还没争出个结果,那边网络上各路网友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

很多网友对杨元元家属的态度表示质疑:“他们家那么多亲戚,出事前怎么像个世外高人出事后就全部出山了?”

不知是发自内心还是借机蹭热度,不少考研老师更是直呼“盲目考研杀了杨元元”、“我甚至觉得元元的死和我有关。”

直到如今,校方和杨元元的家属依旧没争出个对错来,但此事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杨元元生前被母亲和弟弟百般压榨,唯一一次人们爱她也只是逢场作戏。待到新热点出现,人群就会一哄而散,只剩下杨元元的尸骨在舆论场的角落里变冷变硬。

当今中国的家庭,普遍存在“病态共生”的现象:

要么就是父母让孩子极度依赖自己,使他们长大之后离不开家里,成为所谓的“妈宝男”“妈宝女”;

要么父母肆意妄为的干涉子女的私人生活,相当不尊重他们的隐私,试图将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掌握在股掌之间。正因如此,每年都有无数有待孵化的梦想与前途早早夭折在父母的呵斥之下。

2023年2月,某段视频平台上的一位父亲再次凭借一己之力掀起千层浪,而他凭借的只是一句:女儿在家人的说服下终于放弃考研,去考了小县城的教师,结果勇夺榜首。

本来是父亲炫耀女儿成绩的好消息,但这背后对女儿前途的不屑一顾瞬时间引来了诸多网友的口诛笔伐。

有网友评论道:“孩子如果有更大的目标就应放手让她飞翔。”却只换来一句反驳:“小棉袄不能远走高飞。”乍看上去是挽留儿女的说词,但若仔细想想,便能窥见父母禁锢子女的“蛇蝎心肠”。

着眼当下,又是新一年考研季。2-3月是新一届考研生的择校绝佳机会,也是考研学生和家里人矛盾爆发的高峰期。

考生本人想要通过这次机会一跃龙门,敲开名校的大门;但家长要么就是嫌学校选的太远,要么就是嫌专业不够称心如意,学校不够档次。

不少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有生育之恩,就可以任意摆布他们的人生。许多孩子还未待到鹰击长空时,人生的翅膀就被早早地剪断。

但实际上,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也应当给予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不应该是子女与生俱来的道德枷锁,孝顺也不是一味地盲从,万万不可将自己的人生断送在别人的手里。

人生不是隧道,而是一望无际的旷野。死者无法归来,只能祈求不要再有下一个“杨元元”的出现。

湖北大学研究生(湖北大学研究生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