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考研学校(初等教育考研学校排名)



初等教育考研学校,初等教育考研学校排名

点击上方卡片,点亮未来教育之光

全文长 3106 字,阅读大约需要 6分钟

寒假期间,我遇到了学生和朋友的孩子,问他们喜欢学校吗?孩子们说,不喜欢学校,其中一个孩子还说,尤其不喜欢校长,给校长打零分,这让我感觉特别诧异。一些父母也就因此产生了初中阶段让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本意是不愿意让孩子在内卷中失去美好的青春。

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曾经给许多孩子留下美好的印象,不仅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有一起学习和玩耍的小伙伴,还有艺术课、体育课及许多课外活动,那些曾经无拘无束的事情,后来都成为美好回忆。当学生不再喜欢学校时,我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保持对于学习知识和学校生活的兴趣,是否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教育使人获得知识和发展的能力,也获得人格修养的提升。孩子进入学校是因为这份信任:教育带给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础,影响着学生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但是,现实教育中学生的生命行程,就是每天都在机械地重复着早已熟知的生活流程,他们的心早已不再在这个流程所设定的环节和内容之外,有自己梦想的追求、独特的思考、自由的生活、发展的兴趣。

无效的教育行为,正在浪费着青春的时间,让学生失去对教育的兴趣、对学校的信任。这些无效教育体现在:

01

对素质教育的曲解

素质教育本来是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是基于学生自身发展的潜能、个性和发展需要而提供发展的资源和平台的教育。从人的本质角度看,素质教育不只是身体和技能型的素质,更是智慧型的素质,因为只有后者才能体现教育为人的生命创造的附加值,才能充分体现人所具有的特质。

但是,当下教育活动中,一些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要么是身体素质,因而开设体育课就是素质教育;要么是技能的训练,如知识学习、考试技能。这对素质教育只能是肤浅的、庸俗的理解。

对于人的定义,虽然有很多解释,存在细微的差别,但是公认的内涵是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会语言和能思维的高级动物。所以,真正的素质教育应当回归对于人本质的认识,一个是高级的创造性劳动,另外就是人的思维能力和品质,而语言是思维的特质外壳,也是思想表达交流的工具。

教育只有回到真正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提升,而绝不会让学生只是为了一个分数和成绩而扼杀掉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02

对未来虚假的承诺

教育为了学生的未来,这是毋庸置疑的。当教育对学生未来的美好承诺令人过于憧憬时,往往就会忽略了一个基本的逻辑:未来只能通过今天走过去,如果没有今天的基础铺垫,就不可能真正到达所期望的美好未来。有的学生和家长相信,为了明天的美好可以牺牲今天的利益。

可是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任何放弃今天应当获得的能力与素质的教育,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获得未来期望的结果。那些特别有诱惑力的对未来的美好承诺,但却不顾学生今天发展的基础,都是虚假的和具有欺骗性的,因为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即使能够拼死拼活地靠成绩进入名校,又当如何呢?

我的一个在北大的学生,在光华管理学院硕博连读的时候,几乎每年都参加北大在山东的招生,有一次他和我说,当年他招收的某个县的状元,结果这个学生不到半年的时间就退学了,原因是当他面对大学丰富多彩的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学术活动,自己一个也参加不了,只会努力学习,结果学习成绩还有几门挂科。其实这并非个例。

03

对时间过度的消耗

也许“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文化对我们影响太深刻,一些教育人非常崇尚这样的时间观念:只要学习耗上时间,“没有煮不烂的肉”。在时间管理上,除了学生的睡觉时间(这也已经被无限克扣),其他的一切时间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节奏,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学生就如同一个上满了发条的钟,始终一刻不停地摆动,学生完全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充分“利用”时间上,每天最大可能延长学习时间,每月能够休息一天,绝不每周休息一天,寒暑假、公共节假日大量的时间都用来补课;学校对时间观念的执着影响着老师,各学科老师纷纷都在争抢学生的课余时间,作业一科多过一科,考试频率一科比一科高,结果是学生不堪重负,动辄得咎。有朋友的孩子正在上小学,坚决提出退学,原因是各种重复的作业太多,自己明明会了,结果依然要做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作业。

时间是一个定数,是满足生命个体生活发展需要的基本资源,教育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事业,具有非线性的特质。过犹不及、适得其反。如果真的觉得时间很重要,那就用它来做有意义的事情吧。

04

对空间极度的限制

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既要在校园空间内,又要借助校外空间,是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的必然联结。随着时代的进步,校园的无边界正在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提供着充足多样的资源。而无效的教育,对学生的活动空间给予了最大程度的限制,在学校内部,学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教室空间,甚至有的学校取消了体育课,操场的空间也被闲置,至于图书馆、实验室、社团活动空间,几乎都是摆设。

有个朋友的孩子告诉我,入学时,选择了一个社团,除了自己的名字在社团名单上,三年未曾参加过一次活动。这样的教育环境不在少数。在校外,参加集体组织的学工学农活动、参加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研学旅行活动,更多的是不得不为之。

学校的空间是学生发展的承载体,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在充分而开放的活动空间,就可以锻造自己的能力、彰显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有限的空间里,最终受到约束的是每个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感受,是自我存在感的缺失。

05

对行为精准的控制

人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有在规定的基础上自主活动的权利。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自由度,对其生命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行为的自由,是身心自由的前提,而身心自由则是思想形成的基础。学校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创造性人才,越是优秀的人才越需要更加开放和自主的环境。

在应试教育日益严重的环境中,各种规章制度精细到极致。如有的高中学校,把学生如何吃饭、如何跑操、如何踏着节奏到操场集合做操,甚至是上课的行为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些极端的行为控制,不仅不符合青少年时期行为方式的特点,也不符合学生个体行为差异的特点,更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要求。长期的控制,会让学生失去独立行动的自由和权利,丧失自主观察、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这不仅仅让学生失去自我,同时也会助长学生的依赖意识和躺平意识,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06

对文化扭曲的解读

学校文化的本质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优秀的学校文化,一定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和价值引领。文化本应该体现一所学校的教育使命、精神内核和教育品质,但是却成了绑架学生、扭曲人性、污染心灵的精神工具。那些所谓的学校文化,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倒一千”、“活着何必睡觉,死后自会长眠”等等,既缺少科学的道理、不尊重人,更灌输了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法则”。

学校是传播文明和文化的地方,教育是对人类优秀文化精髓的传承,传承过程中的创新,决不能以泯灭人性、扼杀天性、违反科学为代价。对于真正的教育人而言,也许我们不一定提出很多眼花缭乱的文化信条,也许我们依然在固守着孔老夫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人类文明的精髓延续下来,并认真加以实施,也许就是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说:“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和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为之中的流动性的东西”。

教育的信念和行为,关系着每个学生的未来,正因为如此,教育者必须慎之又慎。当更多的学生不喜欢学校,甚至用生命来对抗教育行为时,作为教育人应该被唤醒的不只是良知,还有一份责任,更有捍卫生命尊严和教育尊严的使命。

作者简介

孙先亮,海尔学校校长,原青岛二中校长。正高级教师,山东省政协委员,青岛市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教育部培训专家库首届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山东省首届年度教育创新人物十佳校长、明远教育奖等荣誉称号。

初等教育考研学校(初等教育考研学校排名)



赞 (0)